新三角關係:醫護.病人與家屬.臨床心理師

新三角關係:醫護.病人與家屬.臨床心理師讓你讀了還想再讀

新三角關係:醫護.病人與家屬.臨床心理師網友評鑑5顆星

介紹給大家一本好書

博客來心理勵志-心理療法分類網友最愛書籍

  • 定價:220
  • 優惠價:7154
  • 優惠期限:2014年04月02日止

  • 新三角關係:醫護.病人與家屬.臨床心理師

    如果您還想深入了解新三角關係:醫護.病人與家屬.臨床心理師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很多醫病糾紛,並非醫療人員有心的「錯」;也不是病人或家屬無理的「怨」;而是彼此的想法與心情,常常沒有交集!大部分的時候──

      醫療人員容易卡在:立意是良善,但表達卻令人意外!
      病人或家屬常卡在:總是說自己在意的事、情緒的困擾,而忽略了醫療人員的專業訊息!

      這樣的「各說各話」,就成了醫病溝通的主要障礙。

      楊啟正教授出這本書的用意,在於這幾年來,當了臨床心理師、成為大學教授,心裡深深地覺得:在醫療工作中,被關心的不應該只是「疾病」、「病兆」,更重要的是生病的那位「病人」、還有「他的家屬」。臨床心理師,這個角色的責任與使命感,讓楊教授更在意要怎麼做,才能讓求醫的病患及其家屬,和醫療人員之間,做無障礙的良性互動與溝通。

      本書從臨床上最常發生,醫病溝通的10個大盲點:沉默、承擔、支持、再保證、自覺、眼神、引導、態度、傾聽、自我揭露;置入於案例故事中,和讀者分享易讀懂的溝通技巧。通常在醫療院所中,當病人有情緒行為問題,或某些精神疾病時,就需要臨床心理師的介入幫助。

      這些年來,楊啟正教授屢屢看到醫病溝通不良的現象在醫院中發生:一位好的醫護人員,卻被病人誤解;一位認真想幫忙病人快點好起來家屬,卻被認為是在找麻煩。

      其實最簡單的解決方法,就是如果可以在醫病溝通的過程中,有一位臨床心理師,當做是彼此的橋樑。如此一來,即可有效地解決醫病溝通的困難,也不會花費其他醫療人員過多的時間。

      因為臨床心理師在醫病溝通的過程中,扮演著相當特殊,且有正面實質幫助的角色:醫病溝通的推手,客觀的第三者。

      臨床心理師的訓練是以「心理學」為主,並非是「醫學」。

      也就是說,身為臨床心理師,就像一般人一樣,沒有太多的醫學訓練背景,反倒有很多的機會成為「病人」的角色。而這樣的角色,使得臨床心理師相較於其他醫療人員,更容易以「病人」的角度,來理解病人在醫病溝通時內心的需求與想法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楊啟正

    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評議委員
     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行為科學碩士班臨床心理學組 助理教授

      在當了臨床心理師、成為大學教授後,楊啟正教授心裡深深地覺得:醫療工作中,被關心的不應該只是「疾病」、「病兆」,更重要的是生病的那位「病人」、還有「他的家屬」。臨床心理師,這個角色的責任與使命感,讓楊啟正更在意要怎麼做,才能讓求醫的病患及其家屬,和醫療人員之間,做無障礙的良性互動與溝通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inspirat07A 的頭像
      inspirat07A

      心理勵志書藉館的部落格

      inspirat07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