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![]() |
站長推薦-憨人造大橋:嘉邑行善團不為人知的大愛故事![]() 站長最近閱讀過 感覺很實用 在此推薦給您 博客來心理勵志-勵志故事/散文分類網友推薦![]() 想知道博客來網路書店如何介紹[憨人造大橋:嘉邑行善團不為人知的大愛故事]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|
內容簡介
一群樂天知命的小人物,一座座用大愛及真善建造起來的小橋,這是一本充滿喜樂及感恩的「人與橋」的故事。
「嘉邑行善團」-日本人讚譽這個行善團體是「善人的菁英」,台灣歷史學家則稱它為「台灣行善史上的驕傲」,為此,國立編譯館還將其感人故事列入國小教科書裡,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。
因為好書,所以才能榮獲以下人士共同的推薦:
- 李遠哲:中央研究院院長
- 鄭欽仁:總統府國策顧問,台大教授
- 于宗先:中央研究院院士、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
- 鄔宏潘: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,前中央研究院處長、台大教授
- 周昌宏:中央研究院院士、屏東科技大學校長
- 紀政:體壇名人,社會終身義工
- 陳貴賢:中央研究院原分所研究員
- 陸篙煌:旅美教育學者,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
認識「嘉邑行善團」
- 一九六八年林炳山正式成立「行善堂」
- 一九七七年由於團員有限,行善地點也大都以嘉義縣市為主,故外界便把這個組織稱之為「嘉義行善團」
- 一九八五年行善團在嘉義市興建「善通橋」,並決議將「嘉義行善團」改名為「嘉邑行善團」
-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三日,榮獲麥格塞塞獎
- 一九九八年,老團長何明德逝世後,嘉邑行善團一分為三,分別為:嘉義市嘉邑行善團、何明德行善團,以及中華民國嘉邑行善團
- 此後,行善團的足跡不再僅限於雲嘉南地區,逐漸擴大到全台灣各地
嘉邑行善團的團員剛開始時固定捐款的團員大約三百餘人,實際參與造橋的義工僅有三十人左右。到了一九八九年,經由媒體不斷報導後,一時聲名大噪,成員遽增到三萬人;一九九五年八萬人;何明德榮獲「麥格塞塞」獎後更突破二十二萬人,造橋義工也增加到兩百人。他們來自各個不同階層,包括公務員、律師、建築師、教授、老師、校長、警察、和尚、工人、司機、民意代表、學生、家庭主婦,以及大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。
...繼續閱讀
全站熱搜